臺灣傳統社會的經血禁忌

勵馨基金會曾做過調查,臺灣不論男女,都以非常隱晦的態度來面對女人的月經,甚至連「月經」二個字都難以啟齒,於是就有了「大姨媽」、「好朋友」、「我那個來了」這樣曖昧的指涉。調查顯示,七成以上的男女對月經持有負面的印象,各種對於月經的污名,更是每個女性在少女時期的重大打擊。 在傳統的觀念中,女性常被視為「不潔」的象徵,因為女性在生理期時會大量出血,大量的血常會讓人聯想到災厄或危險,所以在臺灣傳統習俗中,女性不能隨意觸碰宗教法器,生理期時也不能進出廟宇,以示尊敬神明。在傳統戲班的習俗中,嚴禁女性坐在放有頭盔的戲箱上,因為讓「不潔」之物坐在頭上,會使劇團遭到霉運。傀儡戲劇團尤其重視這個禁忌,因為傀儡戲通常是在驅邪、除煞等場合中演出,女姓的「不潔」會破除法力,必須特別避免。 傳統漢人社會在女人生理期間,有許多限制女人行動範圍的文化禁忌,目的是為了防止其「污穢」污染了別人。於是,女人總是被要求在月經來潮時,要有合宜的行為,不能出入公共場域,要好好將經血隱藏起來。 過去人們因為不了解經血從何而來,總認為流血是不祥的,無知、對性的忌諱、加上將女性經血視為骯髒、污穢,自然容易對月經產生恐懼、負面的感覺。這些禁忌,一方面展現對於女性價值的貶抑,一方面也限制了女性的行動與發展。 從另一角度來看,從前生理產品較不發達,女性如果遇到生理期,只能用簡陋的月事布或是草紙應付,這些東西吸水性差,隨時會有經血測漏的尷尬,要在公眾場合保持清爽,實在是頗為困難。久而久之,女性自然養成了在生理期盡量不出入公共場所的習慣。 現代社會科技發達,衛生棉的問世與各種機能不斷開發,成為女性的一大福音。現在,女性終於能揚棄經血加諸於身上的各種束縛,更自由、無負擔的參加各種公共活動,加以女性意識的抬頭,從前種種關於經血的禁忌,自然也更無足輕重。 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,經血是子宮內膜脫落的細胞,是體內乾淨的血液,並非不潔的排泄物;而月經除了扮演生育的角色之外,平時更是身體健康的指標,可以說是女性了解身體狀態的好幫手。因此,女性應該有正確的自我認知,只有建立正確的生理觀念,了解自己的身體,如此一來才能更有揮灑的空間。